就国内展览举办规模来看,2022年国内展览面积为4721万平方米,平均每个展览举办面积为1.84万平方米,较2021年展览总面积减少4463万平方米,降幅为48.6%,平均每个展览举办面积增加0.17万平方米,增幅10.18%。城市分布方面,广州、深圳、青岛分别以414.4、306.2、211.0万平方米位列前三。
从展览场馆利用情况来看,2022年由于疫情原因,全国各大展馆使用率普遍偏低,如上海、长春、呼和浩特、天津、沈阳、合肥、廊坊、苏州等地区的部分展馆改用方舱未举办展会,或展会延期或取消举报等原因未得到充分利用。辽宁工业展览馆、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及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利用率排前三,其中辽宁工业展览馆利用率高达50.66%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2-2027年中国展览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分析显示:
(资料图片)
展览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,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,定期或不定期,制度或非制度的,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。它包括各种类型的大型会议、展览展销活动、体育竞技运动、大规模商品交易活动等,诸如各种展览会、博览会、体育运动会、大型国内外会议和交易会等。从产业角度看,展览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,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展览是一个利润丰厚、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,不仅能够创造大量收入和就业机会,而且在促进进出口贸易、技术引进和中外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因而已被国内许多城市列为支柱产业来扶持和发展。
展览分类方式多样,按性质来分,展览包括贸易类展览项目和消费类展览项目。贸易类展览项目是指为产业及制造业、商业等行业举办的展览活动,参展商和参观者主体都是商人,参展商可以是行业内的制造商、贸易商、批发商、经销商、代理商等相关单位,参观者主要是经过筛选邀请来的采购商,一般的观众被排除在外,展览的最终目的达成交易。消费类展览项目是指为社会大众举办的展览活动,这类展览项目多具有地方性质,展出内容以消费品为主,通过大众媒介如电视、电台、报刊、网络等吸引观众。观众主要是消费者,消费者需要购买门票入场,这类项目较为重视观众的数量。
展览产业链与下游制造业紧密相关
展览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场馆租赁业、展台搭建与展具租赁机构、展会宣传机构及其他配套服务机构(包括交通、食宿、物流等服务)。展览行业的下游与国内各终端制造业密切相关,主要包括食品饮料、纺织服装业、工业机械业、电子消费业、建筑建材业和机电产品业等。
就国内展览行业下游分布来看,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通过采集2022年国内1411场展览具体信息,建立项目清单统计,展览主题可分为27行业大类,可细分为122个行业小类。在行业一类展览中,汽车类、文教类、休闲娱乐类展览数量最多,分别举办了256场、149场和137场,各自占比18%、11%和10%。展览规模方面,汽车类、休闲娱乐类和家居类展览面积最大,分别为654万平方米、333万平方米和315万平方米,各自占比19%、9%和9%。
2023年中国展览行业现状
中国会展企业独立上市始于2014年。至2022年,宣布摘牌的新三板展览公司有4家,中国会展企业独立上市总数为21家,与2021年保持一致。在展览企业上市公司中,A股上市的公司5家,新三板上市的公司16家,在上市公司总数占比分别为23.81%和76.19%。在上市公司中,公司注册地在北京的8家,在上海、深圳、杭州的各2家,在天津、武汉、广州、昆明、苏州、长沙、成都的各1家。
在21家上市展览公司中,国有控股企业4家,民营企业17家,分别占上市展览公司总数的19.05%和80.95%。其中,从事展示工程业务的公司有12家,从事会务服务业务的公司有6家,从事展览主办的有3家,从事会展科技的公司有2家,从事展览全产业链的有1家,分别占上市展览公司总数的57.14%、28.57%、14.29%、9.52%和4.76%。另外,名洋数字、瑞美股份和励翔股份3家企业的主营业务互有交叉。
从国内展览场馆建设情况来看,据统计,2022年中国展览场馆在用数量为356座,同比2021年增加65座,增速22.34%,正在建设的展馆有27座,同比去年在建展馆增加3座,全国已经立项待建展馆有8座,同比去年增加2座。预计国内展览场馆数量将达到391座,展览场馆建设情况向好,超过疫情前水平。从全国投入使用的展览场馆数量来看,广东省展览场馆达41座,为全国各省(区、市)最多,占比达11.52%。山东省39座,江苏省31座,位居全国第二、第三,占比分别达10.96%和8.71%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2 年,全国举办线上展览共 196 场,其中,线上与线下展览同期举办的 156 场;独立举办的线上展览 40 场,同比减少 51 场。未来国内展览趋向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。欲获取更多展览馆行业的发展前景,请查阅《2022-2027年中国展览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》。